中國建材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總體方案 |
|||
來源:中國建材聯合會 撰稿人: 發布時間:2015年08月13日 瀏覽:次 | |||
摘要:
|
|||
中國建材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總體方案 在現實生活中,合同、債權、擔保、保險、票據等均以信用為基礎,同時,誠信也是民商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從市場經濟角度看,信用是市場經濟的生命和靈魂。從這個意義上講,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誠信為本是市場經濟基本準則。信用評級最早產生于美國,從債券評級開始。信用評級在美國的歷史和金融發展史上證明是成功的,世界各國都在借鑒美國的經驗,相繼建起本國的評估機構。在我國,信用評級基本上是于1987年與企業發行債券同步產生的。但受制于發育尚不成熟的金融市場和落后的規范化管理,目前 仍處于起步階段。當今中國正處于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又是風險經濟,在市場經濟下,規避風險、嚴守信用、確保經濟交往中的各種契約關系的如期履行,是整個經濟體系正常運行的基本前提。市場經濟越發達,各種經濟活動的信用關系就越復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立和完善企業的信用評估和社會監調體系,以保證各種信用關系的健康發展及整個市場經濟體正常運行,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建材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原材料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的作用。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建材工業和建筑業一并被列入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作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業試點單位,在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整規辦”)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協會聯系辦公室(以下簡稱“協會辦”)的指導下,按《商會協會行業信用建設工作指導意見》、《關于﹤行業信用評價試點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以及《關于開展第二批行業信用評價試點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廣泛征求企業和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我們已搭構了建材行業企業社會信用評估體系的基本框架。建立這個體系的目的,旨在對建材行業企業的金融、財務、人力資源配置、經營運行狀況、企業管理、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社會信譽等諸多因素加以客觀分析和評估,為企業提供一份詳盡的分析評價報告,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依據,并同時評出企業的信用等級,作為企業社會活動的社會參考依據。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四屆四次理事會(通訊)通過了中國建材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的議案,成立了由業內外專家組成的中國建材行業信用評價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價委員會”)。制定了建材行業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相關管理文件,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辦法,建材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指標體系。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以下簡稱“建材聯合會”)委托北京國富泰企業征信有限公司為第三方信用評價機構,負責參評企業信息征集、核查、初評、后續跟蹤等工作。 一、 評價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 指導思想: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的精神為指導,按照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方針、政策,結合建筑行業的實際情況,勇于創新,大膽探索,以點帶面,逐步展開。 原則:建材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遵循“自愿、公開、公正”的原則,評價體系、評價程序和評價結果將報全國整規辦和國資委備案,并進行社會公示和推廣應用等活動。 目標:建立建材行業信用體系和信用管理運行機制,樹立建材行業企業信用形象,塑造企業信用品牌,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降低社會信息成本,創建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和信用環境。 二、建材行業信用等級評價的組織機構 為確保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的順利實施,建材聯合會聯合第三方信用評價機構及相關資深專家共同設立由建材聯合會主管會領導任主任的建材行業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