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av在线互动交流-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第一区_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三级-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注冊
行業信息化

"兩化融合"貫標咨詢

建筑材料工業信息中心

  建筑材料工業信息中心是全國建材行業唯一的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咨詢機構,全國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單位。

聯系方式:010-57811588 57811510

您當前所在位置:

《甘肅省先進制造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

來源:甘肅省政府辦公廳  撰稿人: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28日 瀏覽:
摘要: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甘肅省先進制造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的通知

  甘政辦發〔2018〕90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省屬有關企業:

  《甘肅省先進制造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6月3日

 ?。ū炯袆h減)

  甘肅省先進制造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系列決策部署,加快先進制造產業發展,全力構建綠色、低碳、智能、協同為特征的先進制造業體系,有效提升制造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特制訂本行動計劃。

  一、發展目標

  到2020年,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1.2%以上,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6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0%,制造業創新體系基本完善,掌握一批戰略性關鍵核心技術,產品質量有較大提高。建成60個省級示范項目,爭取10個項目進入國家試點示范項目,建成25個智能工廠/車間,制造業大數據云服務平臺覆蓋80%以上重點企業。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推進,兩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系統集成和協同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顯下降。力爭在重點產業打造1—2戶產值過百億元企業,帶動一批配套企業協同發展?;拘纬梢钥萍己扛?、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為特征的工業綠色發展體系。

  力爭到2025年,先進制造產業發展水平和層次大幅提升,服務型制造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基本建成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周邊地區的服務型制造業基地。制造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兩化深度融合邁上新臺階,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重點制造業整體實力躋身行業前列,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先進制造業2020年和2025年預期指標

類別

指標

2017年

2020年

2025年

創新能力

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

0.70

(全國0.95)

1.2

(全國1.5)

1.60

(全國1.68)

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專利數1(件)

0.27

(全國0.44)

0.40

(全國0.7)

0.80

(全國1.10)

質量效益

先進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2

80.5

(全國83.5)

82.5

(全國84.5)

85.0

(全國平均水平)

先進制造業增加值率提高

----

比2015年提高1個

百分點

(低于全國3個百分點)

比2020年提高2個百分點

(低于全國2個百分點)

兩化融合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3(%)

50

(全國60)

65

(全國70)

80

(全國平均水平)

關鍵工序數控化率4(%)

36(全國42)

50(全國55)

64(全國平均水平)

綠色發展

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

----

比2015年下降18%

(全國平均水平)

比2017年下降34%

(全國平均水平)

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

----

比2015年下降22%(全國平均水平)

比2015年下降40%

(全國平均水平)

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

----

比2017年下23%

(全國平均水平)

比2017年下降41%

(全國平均水平)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

68(全國70)

70(全國73)

79(全國平均水平)

  備注:1.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專利數=規模以上先進制造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規模以上先進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

  2.先進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是反映制造業質量整體水平的經濟技術綜合指標,由質量水平和發展能力兩個方面共計12項具體指標計算得出。

  3.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應用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的規模以上企業數量/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量。

  4.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的平均值。

  二、重點任務

  (一)裝備制造業。改造提升傳統裝備產業,大力培育新興裝備產業。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裝備制造業研發模式、制造模式創新,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協同發展,提高智能制造和集成應用水平;逐步實現裝備制造業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模式轉變。蘭州市及蘭州新區形成能源化工、重離子、軍民融合、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基地;天水市壯大電工電器、電子制造產業基地規模;增強酒泉市、武威市、定西市新能源、農機裝備產業基地實力,力爭全省形成產值1000億元的高端裝備和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年均增長12%。

  1.石化通用裝備。重點發展石油鉆采、煉油化工和煤化工裝備,推進石化通用裝備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突破高端石化通用裝備關鍵共性技術,提升關鍵部件性能和可靠性,大力開發適應資源聚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各種復雜狀況的石化通用裝備。到2020年,石化通用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年平均增速達到 8%以上。培育出1—2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裝備制造企業,打造蘭州新區石化通用裝備配套產業集群,建成1個國家級高端智能石化通用裝備創新中心、1個國家級檢測與評定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爭取國家認定3個企業技術中心。

  (1)積極推進高端智能石化裝備發展。支持蘭石集團有限公司、蘭州海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研發高端智能鉆采、煉化裝備,研發生產千萬噸級煉油和百萬噸級大型乙烯成套設備、天然氣和石油長輸管線智能制造裝備及輸送關鍵設備、大型天然氣液化儲運成套設備。2018年實施蘭石集團有限公司石油裝備智能制造工廠建設項目、蘭州海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油氣田環保裝備生產研發基地建設項目等重點項目。2019年,實施蘭石集團有限公司15000米浮式海洋平臺鉆井包、海洋鉆井平臺電控系統裝置生產線技術改造、石油裝備智能制造工廠建設等重點項目。2020年,蘭石集團有限公司蘭石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蘭州高壓閥門有限公司蘭州高端鑄、鍛造產業園重點項目建成。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

  (2)突破高端石化通用裝備關鍵共性技術。依托酒鋼集團公司煤炭分質利用項目和蘭石集團有限公司新疆哈密大型煤化工裝備制造基地建設,支持蘭石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煤化工關鍵設備及其配套設備,推進能源裝備研發設計檢測公共服務平臺、高端裝備重大產品研發和試驗檢測平臺建設等項目。2019年,建成慶陽能源化工集團裝備制造園石油機械生產基地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

  2.電工電器裝備。重點加快新一代智能化輸配電裝備制造,推動特高壓輸變電設備、智能型高中低壓開關設備、高效節能變壓器、中型水電成套設備、數字電纜光纜等設備和產品向智能、集約及綠色環保方向發展。到2020年,力爭電工電器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年平均增速達到8%以上。

  (3)推進電工電器裝備制造基地建設。依托天水長城開關廠有限公司、天水二一三電器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優化電工電器產品,開發生產高、中、低壓智能化輸配電系列產品,推進智能配電用電裝備在高鐵、城市軌道交通、電動汽車和特種行業應用。2019年,蘭州長城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建成全省電工電器制造企業行業工業云“雙創”服務平臺。重點實施長城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水電工電器產業園二期工程建設、天水長城開關廠有限公司中高壓氣體絕緣開關設備智能制造系統、天水二一三電器有限公司高端低壓電器元件智能制造及產業升級、甘肅電器科學研究院電工電器產品檢測研究及產業化應用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

  (4)推進電機產業加快發展。支持蘭州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以電機為龍頭、電機系統為主干,重點發展數控機床主軸永磁同步高速電機和一體化數控車床主軸永磁同步高速電機和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電機;重點發展電力、風電、太陽能等錯峰飛輪儲能電池組、應急飛輪儲能電源、流體發電等新能源產品;在中小型發電機領域重點從船用電機制造發力。2018年,大力推進蘭州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與寧波菲仕電機技術有限公司合作,以寧波菲仕電機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為主,蘭州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為主,形成必要的合作紐帶,擴大蘭州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規模,增強競爭實力。重點實施電機及發電設備智能制造產業升級項目,完成蘭州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出城入園搬遷改造項目,實現電機產品的轉型升級。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

  (5)加快核產業相關裝備發展。推進蘭石集團有限公司研發試制核乏燃料貯存及外運成套設備,并使其產業化生產能力2018年達到18臺,取得核乏料貯存運輸設備設計及制造核級證。發展高等級壓力容器及核電站用泵、閥門、電機、高壓超高壓交直流輸變電成套設備等產品;推進長城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加快核電裝備的國產化進程,解決核電1E級(核安全級)開關設備的抗震、耐老化、小型化等技術難題,打破核電開關設備依賴進口的局面。實施天水長城開關廠有限公司核電1E級開關設備產業化、核電FC柜專用互感器及系列絕緣件的研發建設、蘭石集團有限公司核乏料貯運設備國產化、核電乏燃料冷卻系統關鍵設備研制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

  (6)打造天水飛機維修、改裝和解體循環產業。支持中航天水飛機工業公司等企業發展飛機拆解與改裝產業,2018年,爭取取得貨機改裝相關資質。實施民航飛機拆解和貨機改裝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

  3.重離子裝備及技術應用。建設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蘭州新區大科學裝置示范園。積極推進中科院近泰基重離子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建設。到2020年,蘭州重離子醫用加速器產業化及應用示范基地、武威重離子治療示范中心初具規模,基本形成國家級重離子技術研發產業孵化園,并輻射帶動重離子相關產業發展。

  (7)加快研制醫用重離子加速器關鍵裝備。優化性能指標,制訂完善產品技術標準,完成注冊檢驗和臨床試驗,取得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重點推動蘭州重離子醫用加速器應用示范區、武威重離子產業園裝備制造項目、蘭州新區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新區重離子醫用加速器產業化及應用示范基地等項目建設。發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大科學裝置相關產業化應用作用,形成相關配套產業。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8)建立重離子診療信息中心。爭取建成集醫療服務和裝置運行維護為一體的重離子診療信息服務平臺,開發應用緊湊型注入器、超導同步環、超導旋轉機架等新興重離子治療關鍵設備,研發和推廣呼吸門控和思維放射治療計劃系統等治療新技術。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9)建設核孔膜專用加速器生產及重離子應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孵化基地。依托近代物理所建設國家級離子加速器檢驗檢測中心,研發新型離子加速器技術、輻照育種新技術,打造核孔膜產業。2019年起,實施大科學裝置科技創新創業園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4.新能源汽車。全力打造整車制造、動力電池、儲能電站、汽車零部件、充電設施、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綠色能源全產業鏈。到2020年,初步建立以骨干企業為主體、品牌產品為支撐的研發、制造、售后服務體系。新能源汽車產業初具規模,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

 ?。?0)支持蘭州新區純電動汽車產業基地建設。重點支持蘭州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年產6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蘭州廣通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搬遷改造擴能項目、蘭州亞太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制造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11)支持嘉峪關專用車生產基地建設。繼續加快嘉峪關市一特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年產10萬輛多功能整車研發制造基地項目建設。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12)加快開發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燃料電池等共性關鍵技術。推進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萬噸級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平涼市福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推動二次電池及電池材料產業快速發展,建成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聚集區,引領甘肅省乃至全國的鋰電材料前驅體、正極材料行業發展。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13)推進產業協同發展。引導長城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蘭州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加快充電設備、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附件等相關產業發展。加快推進金昌市廢舊電池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建設,2018年組織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聯盟,2019年構建動力蓄電池追溯信息化管理體系和線上交易平臺,實施廢舊電池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示范項目,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的全面運行。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5.軌道交通裝備。重點發展鐵路機車維修再造、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盾構機裝配制造、現代智能化有軌電車,建設西北地區最大的機車、客車、貨車修造生產平臺,打造中車集團西北高端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服務基地、西北區域總部基地和向西開放開發戰略基地。到2020年,全省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實現總產值1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約20%。

 ?。?4)加大軌道交通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中車蘭州機車有限公司、蘭州交通大學等企業和單位加大軌道交通制造業研究和開發經費投入,力爭占年銷售收入的35%以上,開發主要產品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三年內建設牽引傳動、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系統集成、試驗驗證、認證認可等國家級實驗平臺4家。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5)開發新一代綠色智能軌道交通裝備。實施天水鐵路電纜公司軌道交通及高速列車信號傳輸系列電纜產業化升級改造(出城入園項目)、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鐵及軌道交通用高附加值的銅鋁復合及碳纖維復合新材料開發及產業化、天水星火機床公司高端數控軌道車輪、軸專用加工設備研發等項目。2020年,中車蘭州機車有限公司高端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基地(一期工程)建成。謀劃推動中車集團在西部售后服務中心及中國中車西部總部布局。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

  6.新能源裝備。重點發展風電裝備、光伏發電裝備、光熱發電裝備、核電配套設備和生物質能裝備,圍繞行業龍頭企業培育產業配套體系,提高關鍵零部件省內配套率,形成酒泉市、武威市等地新能源裝備產業化基地。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完成總產值400億元,年均增速6%以上。

 ?。?6)促進風電裝備產業聚集發展。發揮酒泉市、武威市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平臺和重點企業的作用,加快兆瓦級風電成套機組研發和產業化,提升風電機組成套設備及關鍵零部件設計制造技術水平,積極引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的配套企業入駐園區。支持甘肅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蘭州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武威航天萬源電機制造有限公司等企業強化關鍵核心部件本地化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帶動力,完善風機制造產業鏈,促使產業聚集。重點實施中國航天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智能化風電整機成套設備研發制造、甘肅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風電裝備制造基地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省質監局

  (17)加快推進太陽能光伏/光熱裝備產業聚集發展。重點研發高可靠性全天發電的太陽能熱發電系統集成技術及關鍵設備,高溫吸熱工質、儲熱材料及系統,新型反光材料及低成本反射鏡等裝備。推進甘肅興能太陽能有限公司隴南移動產業園一期300兆瓦銅銦鎵硒項目建設,爭取2019年開工建設300MW銅銦鎵硒柔性薄膜太陽能生產線。促進武威市等地與中國建材集團,在碲化鎘、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及設備制造領域開展合作。實施并完成蘭州新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00MW自清潔太陽能電池組件DSP自動化生產線建設、蘭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線性菲涅爾式太陽能發電技術研發及裝備制造、玉門中尚明德光熱發電有限公司5萬千瓦太陽能槽式光熱發電裝備加工、蘭石集團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VCI技術光熱發電裝備制造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

  7.電子及通訊裝備。重點發展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及電子專用設備,打造西北地區具有影響力的電子產品制造基地。延伸帶動集成電路設計業、制造業的發展,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到2020年,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

  (18)打造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產業基地。發揮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水天光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天水華洋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的骨干作用,加大新一代半導體材料和元器件工藝技術研發,提升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制造、新型功率器件和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能力,延伸發展集成電路專用封測設備模具、高端引線框架、半導體封裝材料等配套產品,加快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業發展,掌握倒裝芯片(FC)、系統級封裝(SIP)、芯片級封裝(CSP)、圓片級封裝(WLP)、硅通孔(TSV)、三維封裝等先進封裝和測試技術。重點實施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成電路高密度封裝擴大規模、天水華洋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學蝕刻集成電路引線框架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19)加快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業發展。跟蹤支持數?;旌霞呻娐坊A研發能力建設,大力推進模擬及數模混合電路、微機電系統(MEMS)、射頻電路、新型存儲芯片等重要產品的生產線建設與投產。2019年,實施天水天光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線能力建設、系列肖特基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20)加快應用電子設備產業化進程。發展汽車電子、機床電子、金融電子、醫療電子、能源電子、交通電子等產品,開發智能家庭終端等三維數字產業上下游硬件設備。重點實施蘭州北科維拓三維大數據智能制造產業園、甘肅碩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電力能效智能無線采集終端開發及生產應用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

  8.節能環保裝備。重點發展電廠煤干燥與水回收裝備、高效環保煤粉鍋爐成套裝備和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成套裝備等,實現全省節能環保裝備及產品由低端向中高端轉變。到2020年,在節能環保裝備及產品領域形成1—2個區位優勢突出、技術先進、配套健全、發展規范的省級節能環保裝備及產品示范基地,培育5—8戶產值在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實現總產值100億元,年均增速15%。

  (21)加快發展節能裝備。支持蘭州鍋爐制造有限公司重點研發生產65噸、80噸、100噸等大噸位高效環保煤粉鍋爐,加快高效換熱節能裝備的產業化、規?;a應用,加強余熱余壓利用設備、高效電機及變電設備的研發與推廣,以蘭州市為中心,推動電機節能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和產業化。2019年,推動蘭州電力修造有限公司建立國家級煙塵污染技術檢測中心。實施蘭州鍋爐制造有限公司高效環保煤粉鍋爐成套設備產業化、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電廠煤干燥與水回收裝備產業化、蘭州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高效節能電機產業化、蘭石換熱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大型高效換熱成套裝備戰略性新興產業化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省質監局

  (22)加快發展環保裝備。加快發展水泥、有色冶金、鋼鐵、石化行業煙氣脫硫脫硝、防塵除塵技術裝備,推進煙氣綜合處理一體化、高壓靜電除塵器、濕式靜電除塵器、揚塵治理設備等技術及裝備的產業化。推動垃圾無害化處置及資源綜合利用設備的研發與應用。2018年,建成甘肅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治沙裝備制造基地、東方瑞龍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核電技術廢物熱解氣化處理等項目;2019年,建成蘭州長征機械有限公司國產825高壓空冷器成套技術產業化等項目;2020年,建成蘭州海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油氣田環保裝備生產研發基地。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省質監局

  9.高端數控機床。重點發展大中型智能專用數控精密機床,加快形成天水市、蘭州新區兩個產業聚集區,實現產業綠色智能、集成協同發展。到2020年,高檔數控機床產值達到20億元,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應用企業占比達到50%以上,培育1—2個國家級重點試驗室和高檔機床工程技術中心。

  (23)建設高端數控機床孵化園。依托天水星火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天水鍛壓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以高端數控機床為主體、關鍵核心零部件為支撐、市場應用為保障,開發推廣柔性加工單元、柔性制造系統,大力發展大型、精密、智能、高速數控鍛壓機床和重型、超重型智能數控鍛壓機床以及自動剪切等裝備,推進綠色智能、集成協同制造。針對航空航天、船舶、電力、電子信息設備、工程機械、農用機械、軌道交通、新能源裝備、石化裝備等重點領域的國內外需求,研發相應的高檔數控機床、先進成形裝備及成組工藝生產線;支持機床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專項研發。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10.農機裝備。重點發展高參數、高可靠性大中型農機裝備和中小型丘陵山地農機裝備,培育旱作農業農機裝備產業集聚區。建設面向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現代服務型農機裝備制造業基地。到2020年,農機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達到5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

  (24)推進產業集聚發展。推廣“互聯網+農機”發展模式,完善農業現代化裝備產業發展體系。以動力機械和設施農業裝備為重點,在蘭州新區集成大型拖拉機、玉米、馬鈴薯等種植收獲農機產業集群;以種子和節水灌溉機械為重點,打造酒泉集成制種、草產品加工農機產業集群,加快推動絲綢之路甘肅酒泉節水科技國際合作產業園區建設。以旱作農業機具為重點,打造天水保護性耕作、果蔬加工農機產業集群。實施酒泉奧凱種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端種業裝備生產基地擴能改造、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農業精量灌溉裝備智能制造新模式、蘭石集團有限公司高端動力裝備產品產業化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25)加快青貯飼料裹包青貯設備產業化轉化。支持省機械科學研究院等企業發展適于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青貯牧草收獲打捆的機械化設備技術。優先發展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中大馬力拖拉機電液提升器、大中型聯合收獲設備、大中型動力機械配套機具、大型運輸設備技術等。實施省機械科學研究院青貯飼料裹包青貯設備產業化、高端動力裝備產業化和山丹大地伸農牧公司年產4000臺山地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生產線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專欄1  先進制造業裝備制造重點工程

圍繞實施“中國制造2025甘肅行動綱要”和“互聯網+制造”行動計劃,重點發展石油鉆采、煉油化工、海洋石油工程、高檔數控機床、智能電工電器、現代農機裝備、航空航天裝備、新型真空設備、軌道交通裝備等高端裝備和智能裝備,加快形成綠色、智能、協同制造為特征的先進制造模式。

1.推進蘭石集團有限公司研發高端智能鉆采、煉化裝備。重點發展15000米陸地鉆機、12000—15000米浮式海洋平臺鉆井包產品、6000馬力壓裂設備、大型高壓超常溫加氫反應器、催化裂化裝置、高壓換熱器、大型反應器、智能鉆機等。

2.推進中科院科近泰基醫用重離子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建設,加快形成相關配套產業,推動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大科學裝置相關產業化應用。

3.推進蘭州長城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水電工電器產業園建設。發展新一代智能化輸配電裝備,在252kV氣體絕緣開關設備、核電1E級開關設備、軌道交通及船用開關設備及智能低壓電器、1000kV直流大截面架空裸導線、220kV高壓交聯電纜等領域實現突破。

4.推進中車蘭州機車公司城軌車輛造修及動車組高級修基地建設。重點發展鐵路機車維修再造、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建設西北地區最大的機車、客車、貨車修造生產平臺。

5.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全力打造整車制造、動力電池、儲能電站、汽車零部件、充電設施、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綠色能源全產業鏈。支持蘭州新區純電動汽車產業基地建設。支持嘉峪關市專用車生產基地建設。支持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建設萬噸級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引導企業加快充電設備、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附件等相關產業發展。加快推進金昌市廢舊電池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建設。

 ?。ǘ┬虏牧袭a業。強化技術攻關和新產品開發,加大新技術新成果轉化應用,大力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端結構材料、電池材料、生物質材料等綠色低碳新材料。到2020年,培育5個左右省級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初步形成鎳鈷新材料、銅鋁新材料、羰基金屬、高性能橡膠、高性能纖維等16個特色鮮明、產業鏈完善的新材料產業化基地,推動新材料產業創新聚集發展。

  11.新型有色金屬材料。推進金昌市國家有色金屬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重點發展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鎳銅鈷及氧化物粉體材料和粉末冶金、鎳銅鈷高純金屬、高性能合金、表面處理材料等鎳鈷新材料;開發高檔電解銅箔、高強高導銅合金線材、精密銅/鎳合金加工材、高性能特種銅管銅材、新型銅基電工材料等;發展高純硫酸銅、微晶磷銅球等高端電鍍材料;開發貴金屬醫藥中間體、高純貴金屬、貴金屬粉體材料以及貴金屬催化劑等系列產品,形成以鎳鈷銅為主的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到2020年,有色金屬新材料產值達到4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

  (26)推進電池材料及相關產業加快發展。依托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池材料原材料資源優勢和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科研優勢,將我省已經形成的和未來即將形成的鋰離子電池、電池材料產業納入園區,以園區化的模式推動產業發展。推動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與湖南瑞翔合作發展鋰離子電池用鎳鈷錳三元前驅體材料,引入國內外有實力企業發展鋰離子電池用碳酸鋰、鎳氫電池正極材料和鋰離子電極儲能材料,推進系列四氧化三鈷、系列三元前驅體、高品質球鎳、純相球鎳、覆鈷球鎳等產品提升和擴能。實施蘭州金通儲能動力新材料有限公司金昌分公司100kt/a動力鋰離子電池用三元前驅體、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kt/a高電壓鋰離子電池用四氧化三鈷和80kt/a硫酸鎳擴能技術改造、江蘇舜天集團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鋰電池陰極材料、天祝宏氟鋰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園六氟磷酸鋰電解質生產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7)推進鎳鈷新材料發展。重點發展鎳及鎳基合金、鈷基合金、鎳鈷銅粉體材料、鎳鈷銅金屬鹽化工材料等有色金屬新材料,依托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萬噸羰基鎳項目發展羰基鎳丸,打破國外企業對國內羰基鎳丸市場的壟斷。借助自有多種單質金屬粉優勢,發展多元合金粉,發展高端粉末冶金用粉體新材料喂料產業。2019年,培育組建羰基金屬創新中心,建設粉末冶金制品產業園,推進增材制造(3D打印)粉體材料的開發與應用示范。2019—2020年,實施羰基鎳及鉑族金屬原料制備技術改造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28)推進電工材料發展。積極開發變頻電纜、紫外光輻照交聯電纜、風電用電纜等特種電纜,實施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能輻照交聯電纜,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低溫超導電纜、超微細電磁線、自粘復合漆包線、新型微晶銅鉻電工材料等產業化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12.化工新材料。重點發展特種橡膠、工程塑料、異氰酸酯、高性能氟材料、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樹脂、水性高分子材料、環保功能樹脂及涂料等先進化工新材料及專用化學品的開發與產業化,延伸發展精細化工、新型化工材料等下游產業,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到2020年,力爭形成1000億元新型化工材料產業鏈,石化中高端產品比重由25%提高到35%以上,精細化工產品比重由30%提高到45%以上。

  (29)積極推進建設蘭州新區精細化工產業園。依托蘭州石化公司初級化工產品,培育發展高端化工產品、精細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中間體和清潔燃料等產業集群。2018年,加快推進含氟新材料、蘭州助劑廠搬遷等5個項目落地,2019—2020年,推動興達集團年產16萬噸聚苯乙烯等3個項目落地。產業園三年完成投資80億元,到2020年形成120億元產業規模。謀劃實施蘭州石化公司90萬噸/年催化柴油加氫改質裝置和2萬噸/年碳五加氫石油樹脂裝置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0)建設以白銀市和金昌市為重點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化示范基地。白銀市重點建設氟化工產業基地、劉川工業集中區碳纖維產業園;金昌市、白銀市重點建設氯堿、硫化工產業基地。2018年,白銀昌元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重鉻酸鈉及配套清潔生產、蘭州科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綠色水性聚氨酯產業化及其應用等項目建成投產或達產達標。2019—2020年,金川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300kt/a PVC填平補齊、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18萬噸/年TDI生產線、白銀中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000噸電子級超純氟化鋰、碳纖維產業園等項目建成投產。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省科技廳

  (31)建設以敦煌市為重點的聚芳硫醚產業基地。加快聚(芳)硫醚新材料創新中心建設進度,爭取敦煌西域特種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建成聚芳(硫)醚新材料創新中心,并實施聚芳硫醚循環經濟產業鏈(二期)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32)推進凹凸棒材料發展。加大中科院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成果轉化支持力度,依托科研院所和企業在蘭白地區布局凹凸棒產業園。鼓勵白銀市、張掖市和其他凹凸棒資源富集區投資建設凹凸棒石霉菌毒素吸附劑、凹凸棒石重金屬土壤修復劑、凹凸棒石納米復合抗菌材料、農林保水劑等項目,逐步形成一定產業規模。實施甘肅匯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500萬噸凹凸棒加工、甘肅鑫怡環保科技有限公司3000噸凹凸棒石精制石油脫硫劑、甘肅鑫怡環??萍加邢薰?萬噸凹凸棒石煤固(脫)硫催化劑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13.高端結構材料。重點發展銅及銅合金、銅基多元合金、鋁基和鋁合金等有色金屬新材料,積極向軌道交通用鋁、建筑鋁型材、汽車輪轂、鋁制車廂及集裝箱、鋁膜板、鋁制換熱器等終端產品延伸。到2020年,力爭銅材加工量達到80萬噸,鋁材加工量達到300萬噸,銅、鋁初加工率達到100%、深加工率達到60%,形成1500億元銅鋁合金及深加工產業鏈。將蘭州新區建成西北地區有色金屬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

  (33)打造銅基電子信息材料產業鏈。蘭州新區延伸發展銅精細加工、銅基電子信息材料。實施正威國際集團年產25萬噸低氧光亮銅桿及電氣化鐵路架空導線項目、蘭州威特焊材爐料有限公司10000噸/ 年鋁及鋁合金焊絲生產線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34)推進鋁材及精深加工產業鏈。嘉峪關市依托酒鋼集團公司135萬噸電解鋁項目引進和培育一批鋁材及精深加工企業,開發生產節能建筑鋁材、鋁制脫氧產品和高端鋁合金電纜等。2018年,做好酒鋼天成彩鋁有限公司彩鋁鋁材精深加工箔材、甘肅益工新材料公司25萬噸高精度交通用鋁板等項目前期謀劃。2020年,酒鋼天成彩鋁有限公司綠色短流程鑄軋鋁深加工等項目建成投產或達產達標。白銀市加快發展銅鋁、鈦銅復合材料及高性能銅鉻鋯合金棒材等高端產品,進一步延展鋁型材深加工產業鏈,重點推動白銀有色集團廠壩300萬噸/年采選擴能、加快白銀有色集團銅冶煉技術提升改造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35)提高銅材就地轉化率。金昌市發展高純銅、白銅系列產品、高性能銅合金及其加工材。加快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二選擴能降耗技術改造建設進度。推進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船重工合作,拓展6萬噸精密銅管項目在海洋船舶領域應用。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36)推進電解鋁產業發展。2018年,推動酒鋼集團公司、白銀市與中鋁集團戰略合作,在省內規劃建設50萬噸電解鋁項目,并利用國家新能源綠色發展就地消納優惠政策機遇,適時投資建設100—200萬噸電解鋁項目,大力發展建筑鋁模板、鋁制天橋、汽車用鋁、通用航空用鋁等鋁精深加工產業。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政府國資委

  (37)打造西北有色金屬三大服務平臺。推進綠色金融支持有色深加工發展,逐步形成西北有色金屬服務平臺。蘭州新區金屬物流園二期工程爭取2018年底建成,形成50萬噸有色金屬倉儲規模,爭取西北有色金屬期貨交割倉庫授牌并投入運營;甘肅西部有色金屬現貨交易中心、蘭州貴金屬交易所力爭2018年完成注冊,2019年上半年投入運營。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省政府金融辦

  14.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重點發展稀土研磨、貯氫、永磁、發光等稀土功能材料,實現由生產稀土分離產品向生產高端稀土應用材料、功能材料轉變。到2020年,力爭形成50億元產值的稀土功能材料及其應用產業鏈。

  (38)推進稀土加工分離一體化改造工程。支持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加大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加大新產品和技術裝備研發力度,推進超細稀土氧化物粉體材料、超材料等納米功能材料制備、氧化釔透明陶瓷制備研發和高端白拋光粉生產工藝、LED氮化物熒光粉、稀土催化材料、形狀記憶合金、自修復材料等智能材料研發及產業化。依托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甘肅金陽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技術裝備水平,推動釹鐵硼磁性材料向稀土永磁電機延伸,稀土貯氫合金粉向鎳氫動力電池延伸,鑭鈰類化合物產品向稀土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延伸,高純鈰類化合物產品向納米氧化鈰、高端液晶拋光粉延伸,稀土發光材料和熒光材料向稀土LED 熒光粉、稀土節能燈照明延伸,稀土化合物產品向稀土鎂合金、稀土鋁合金、記憶合金等高端材料延伸。重點實施高純稀土金屬及特種合金生產線項目、高效稀土催化劑生產線、甘肅金陽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8000噸/年高性能稀土拋光粉生產線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專欄2  先進制造業新材料重點工程

依托我省原材料產業基礎和科研、資源、人才等比較優勢,加大新技術新成果轉化應用,強化技術攻關和新產品開發,延伸拓展產業鏈,大力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端結構材料、電池材料、生物質材料等綠色低碳新材料,提高新材料產業發展水平。

1.推進有色金屬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依托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加快建設粉末冶金制品產業園、電池產業園、電鍍產業園和電工材料產業園,推動蘭州金川科技園與湖南瑞翔合作發展鋰離子電池用鎳鈷錳三元前驅體材料,引入國內外有實力企業發展鋰離子電池用碳酸鋰、鎳氫電池正極材料和鋰離子電極儲能材料。

2.支持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稀土加工分離一體化改造工程。加大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實現由稀土分離產品生產向高端稀土應用材料、功能材料生產轉變。

3.推進增材制造(3D打?。┓垠w材料開發與應用示范。重點發展氧化銅粉、氧化亞鎳、超細鈷粉、鎳基合金粉、羰基鎳粉、羰基鎳鐵粉等粉體材料,發展高端粉末冶金用粉體新材料產業,培育組建羰基金屬創新中心。

4.推進化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端結構材料等新材料發展。推動金昌超細金屬及氧化物實驗生產線等項目建成投產,加快蘭州科天水性科技有限公司水性科技產業園、蘭州新區年產15萬噸鈦鎂合金材料生產基地等項目建設。

  (三)現代煤化工產業 。以園區化、規模化、綠色化、集約化為重點,依托煤炭資源優勢發展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油煤共煉等新型煤化工,建設加快建設隴東和河西兩個煤化工基地。到2020年,全省煤炭產能達到8000萬噸,其中,1000萬噸煤炭發展現代煤化工,形成500億元產值的煤炭及煤化工產業集群。

  15.推進隴東煤化工基地建設。依托華煤集團有限公司、平涼華泓匯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等骨干企業發展煤制乙烯、煤制丙烯、煤制乙二醇產品,開發甲醛系列、醋酸系列、二甲醚系列等合成材料和精細化工產品,推進油煤共煉。拓展化工原料來源,提高化工原料多元化水平,探索開發發展以新型高能植物等為原料的生物質新能源,力爭在能源化工領域有新突破。引導和支持華煤集團和具有技術優勢的石化企業合作建設煤制烯烴項目,提高煤炭利用附加值,爭取在華亭再布局建設12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推動省能源化工投資集團與平涼華泓匯金煤化工公司通過戰略合作在平涼市再布局建設18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推動隴東地區煤炭由燃料向原料加快轉化。重點推動華亭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年處理60萬噸甲醇制20萬噸聚丙烯(FMTP)、甘肅宏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00萬噸/年煤炭分質利用一期、蘭石能源工程研究院千噸級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等項目建成投產或達產達標,加快華煤集團有限公司2×60萬噸煤制甲醇改擴建及烯烴轉化項目前期。謀劃實施華亭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醋酸生產線和年產6萬噸聚甲醛等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政府國資委

  16.推進河西煤化工基地建設。依托酒鋼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酒泉循環經濟產業園、酒泉瓜州縣柳溝煤化工產業園和張掖煤化工產業園,促進產業縱向延伸,與冶金、電力等傳統產業橫向融合,提高煤炭利用附加值,構筑河西地區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模式。延伸發展煤制燃料、煤制精細化工品、煤制氮肥等產業鏈。實施甘肅宏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00萬噸/年煤炭分質利用一期工程項目、張掖晉昌源煤業有限公司20萬噸/年中溫焦油加氫處理、煤制氣技術改造等項目,支持煤炭企業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所合作,謀劃推進煤制PX、PE多聯產一體化項目。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政府國資委

  專欄3  先進制造業現代煤化工重點工程

打造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煤制天然氣、煤炭分質利用等產業鏈,加快建設隴東和河西兩個新型煤化工產業示范基地。

1.打造隴東新型煤化工基地。 鼓勵華煤集團有限公司和具有技術優勢的石化企業合作建設煤制烯烴項目,提高煤炭利用附加值,切實推動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轉化。

2.打造河西新型煤化工基地。以酒鋼集團公司煤炭分質利用示范工程建設為重點,做好煤熱電及油氣化多聯產技術、產業鏈延伸等技術研究,在煤炭分質高效利用、資源能源耦合利用、污染控制等方面開展示范。

3.支持煤炭企業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謀劃推進煤制PX項目前期工作。推動華亭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年處理60萬噸甲醇制20萬噸聚丙烯(FMTP)、甘肅宏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00萬噸/年煤炭分質利用一期、蘭石能源工程研究院千噸級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等項目建成投產或達產達標,加快華煤集團2×60萬噸煤制甲醇改擴建及烯烴轉化、張掖市晉昌源煤業有限公司20萬噸/年中溫焦油加氫處理等項目建設進度,做好甘肅金河新能源化工技術有限公司金昌煤炭清潔利用40萬噸PE多聯產一體化、華亭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醋酸生產線和年產6萬噸聚甲醛等項目前期謀劃。到2020年,煤炭清潔利用及煤化工用煤量占全省煤炭產量的70%以上,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三、工作路徑

  (一)優化產業布局。構建“蘭白、河西走廊、隴東南”三大經濟區的先進制造業綠色空間布局框架,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區域特色產業相互補充、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發展格局。蘭白地區發揮創新引領核心作用,建設綠色工業創新示范區;河西走廊經濟區以新能源消納為主,推進新能源裝備、新材料發展;隴東南經濟區以裝備制造為主,加快推進電子、電工電器等裝備產業發展。組織開展“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建設,加大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申報工作,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產業、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工業聚集發展的重要平臺。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等

 ?。ǘ嵤﹦撔乱I。全面落實甘肅省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措施,充分發揮創新動力資源,支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實施先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依照國務院對蘭州新區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戰略定位,著力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的典范,推進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建設西部地區重要的創新孵化平臺,加大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爭取設立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大力推進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創新,支持科研院所與重點企業建設先進制造業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支持新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培育新業態,引導企業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融合制造業全產業鏈集成應用,促進企業研發、生產、經營模式和流程再造,實現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制造。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

  (三)推進智能制造工程。研究制訂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培育系統集成、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等新模式。遴選若干試點示范項目,加大裝備、電子等重點行業智能制造推廣力度。推進大型企業集成創新和中小企業應用普及兩類應用,細化方案措施。大力發展工業大數據,加快建設和推廣工業互聯網平臺,貫徹落實好工信部實施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開展網絡化改造、平臺體系、安全體系、IPv6等集成創新應用。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遴選若干跨行業、跨領域的平臺開展試點。支持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開展省內企業“上云”行動,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推進工藝經驗的程序化、工業知識顯性化和工業智能的云計算化。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四)實施“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制定《推進工業綠色生態產業發展“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專項行動計劃》,加強重點行業和企業運行監測分析,強化對先進制造企業生產經營和重大項目協調服務,每年針對企業反映出需要各級各部門幫助解決的具體問題,列出行業和企業問題清單,制定目標責任,精準對接。制定年度《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方案》,建立重點項目庫。每年遴選一批投資額5億元以上、10大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發展龍頭引領、關鍵節點示范項目,建立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項目責任清單。從項目前期、開工、資金、進度、質量、安全、環境保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跟蹤服務。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建設廳、省統計局等

 ?。ㄎ澹┮龑Мa業協調發展。強化與央企對接,加快央企合作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推動央企在甘項目加快落地實施。進一步引導國有企業主動“扛責任、扛任務、扛指標”,對完不成任務的企業主要負責人由省政府國資委或省政府領導約談,必要時可予問責。大力支持國有企業放手發展,對重點納稅企業實行稅額包干制,超額部分實行返還制度,支持企業項目建設、技術改造和招商引資。產業基金重點支持龍頭企業增投資、上項目、擴規模,圍繞產業協作配套,以擔保增信支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

  牽頭部門:省政府國資委、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

 ?。┘哟蟪薪赢a業轉移力度。進一步完善產業轉移指導目錄,爭取在先進制造業、新材料、無人機、核產業、綠色制造、新能源消納、重離子裝備及應用等方面開展多領域的產業合作,協調推進簽約在建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定點招商、精準招商,瞄準世界五百強和國內外重點企業的產業和項目,通過對接改造、嫁接,參與我省產業和項目建設,鼓勵我省企業采取股權轉讓、相互持股、合資合作、重組上市等多種方式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推進資源整合和技術升級,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謀劃實施跨省間雙方或多方合作“共建園區”,積極參與“飛地經濟產業園”,引進發達地區外向型企業落戶甘肅各類開發區,推動異地擴能、產業鏈延伸,促進優勢互補、聯動發展。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省商務廳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統計局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爸袊圃?025甘肅行動綱要”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各成員單位,研究制訂推動制造強省、網絡強省、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具體推進措施,及時解決先進制造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協同推進重點目標任務和重大工程實施。各市州、蘭州新區要緊緊圍繞《甘肅省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甘政發〔2018〕17號)和《中國制造2025甘肅行動綱要》(甘政發〔2015〕90號),結合本行動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強化保障措施,并結合各地區工業綠色發展的實際,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本地區先進制造業布局、重點項目,健全工作機制,明確分工,加大推進力度,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牽頭部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直有關部門,各市州及蘭州新區

 ?。ǘ┞鋵嵳咧С帧3浞謱訃蚁嚓P政策,爭取《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國發〔2015〕28號)、《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資金管理辦法》(財建〔2016〕844號)中國家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專項資金、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的支持。認真落實省上已出臺的政策措施,加大省級工業轉型升級、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對先進制造業的支持。進一步爭取國家和省上財稅支持,設立運作好先進裝備制造業綠色發展產業基金。每年篩選一批重點項目,優先列入省內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支持范圍。

  牽頭部門: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國稅局、省地稅局

 ?。ㄈ﹥灮a業集聚和產業體系建設環境。按照國家級、省級和市州級工業園區(開發區、經濟區),明確各級政府主體責任,加大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集中投入力度,爭取2020年底前,省級以上工業園區供水、供電、道路、通訊、供暖、天然氣和污水集中處理等基礎設施全部完善,增強園區承載產業集聚集約集群發展的條件和能力。圍繞產業鏈集中支持特色產業園產業協同發展。

  牽頭部門: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部門:省工信委、省環保廳、省國土資源廳等

 ?。ㄋ模┮劳惺袌龊唾Y源大力推進產業發展。充分利用采購優勢,與國內外企業加強合作,凡合作引進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在土地供應、項目建設、基礎配套等方面給予支持。對重大投資項目,政府及相關部門全程跟蹤,及時做好協調服務。同時引導國內外相關配套企業到甘肅投資,逐步形成較強競爭力的產業協同發展體系。凡合作引進的產業和重大項目享受省政府相關優惠政策。

  牽頭部門:省財政廳

  配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省工信委、省地稅局、省國土資源廳

 ?。ㄎ澹┘訌姰a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構建支撐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引進一批外向型、國際化、復合型的急需緊缺實用人才和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鼓勵企業在人才引進培養、鼓勵激勵、成果轉化、創業孵化、產業扶持等方面先行先試,采取聯合攻關、項目顧問、技術咨詢等方式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加大對工業人才的選拔任用力度,引進和選拔一批懂工業、會管理、善經營的人才到市縣政府、國有企業任職。由省級人民政府對企業發展作出貢獻的企業家和科技人才頒發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

  牽頭部門:省政府國資委、省人社廳

  配合部門:省工信委、省財政廳、省地稅局

 ?。┩晟瓶荚u機制。落實省政府關于支持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建立先進制造業綠色發展崛起統計體系,做好數據采集和分析工作,建立統計調查制度和數據發布制度。完善工業強省考核指標體系,指導全省工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強化環保執法監督、節能監察、清潔生產審核和生產者責任延伸,定期開展先進制造業綠色發展崛起狀況調查和評估。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開展綠色評價,支持企業申報先進制造業綠色工業設計試點。

  牽頭部門:省統計局、省工信委

  配合部門:省環保廳、省政府國資委、省發展改革委

責任編輯:辛宇
分享文章到:
0
瀏覽次數:
】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因特網信息服務:電信業務審批[2004]885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證040699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4070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9990號
中科匯聯承辦,easysite內容管理系統,portal門戶,輿情監測,搜索引擎,政府門戶,信息公開,電子政務